數位攝影(The Digital Camera)
在喬治盧卡斯的創作過程中,數位科技一直都是非常基本的元素。他創新出SoundDroid和EditDroid,這是第一個非線性的數位音效和影像剪輯系統。這工具讓剪接領域的成就大步邁進,剪接人員輕易地就可以找到適合的音效和影像段落,不用再從堆積如山的捆捆底片中,一卷卷去找。
而今天科技的發展階段,已經讓數位世界成為影片拍攝本身的一部份。當『星際大戰二部曲:複製人全面進攻』在2000年6月正式開拍,本片成為第一部用高解析度、每秒24格的數位攝像機及其底片,代替傳統軟片的劇情電影。『從我們開始主要的攝影工作算起,約1週後就看到攝相機呈現的成果。』製片瑞克麥卡魯回憶說,『我們開始要拍時,根本沒有備用底片,但我們還是毫不猶豫地說拍就拍。我們在華氏超過125度的沙漠裡拍攝一個多禮拜,在傾盆大雨中,以及風塵僕僕地奔波了5個國家;但沒有任何問題!』。
『複製人進攻』攝影總監大衛泰特索指出,喬治盧卡斯對數位攝影潛力的興趣,可以回溯到1996年之前,在他們早期合作『印第安那瓊斯三部曲』和『電台謀殺案』時。喬治盧卡斯和大衛泰特索在『威脅潛伏』裡面試了一些數位的東西,可是當時的科技還沒發展到能將其應用到整部劇情長片上。
在『複製人全面進攻』中,喬治盧卡斯和大衛泰特索終於有機會大量使用技術臻至成熟的數位攝影,『有了數位工具從中輔助,我們就能一邊拍攝一邊控制時間,』大衛泰特索指出,『而且絕對不需要懷疑到底有或者沒有在背景看到什麼東西。用傳統底片的話,毛片的畫質非常粗糙,有時看不太出來細微的部分。可是有高解析度的數位攝像帶,就能確保捕捉到每一個鏡頭。監視器上的錄放裝置非常清晰,你可以看到所有你想到的,或不應該出現在畫面上的!』。
在電影製作過程中,就許多地方來說,數位相機都可以達到省時的效果。不必再在抽換底片等步驟時枯等,只要導演喬治盧卡斯一喊『卡!』,所有的剪輯和修片等工作就可以立刻進行,甚至不再有那麼明確的製作與後製的分界。數位化的格式讓拍攝場景可以有以前不敢奢望的高度彈性,讓負責剪輯的班伯特和導演喬治盧卡斯,依據自己理想,隨心所欲地調整和移動場景、人物和光線。除此之外,視覺效果部分不需再先經過電腦瀏覽,操作,然後才能放回底片裡頭。
有了最新型的高解析度相機,喬治盧卡斯幾乎可以在腦海裡勾勒出,未來電影可以達到的數位境界。但他覺得這是日積月累演化而成的,而非一夕間改變的。『電影進步到數位世界,是一種可預期的轉換;』喬治盧卡斯說道,『就像從默片到有聲電影,從黑白電影到彩色電影;數位相機的出現,也不過就是我們多了一樣用來拍電影的工具。』。
攝相機全新年代的到來,同樣把影響帶入了電影院。因為電影的數位格式化,影片畫質的傳真度之佳,不是只有在上映第一天曇花一現,而是可以維持整個放映期間。『複製人全面進攻』中,將不會有任何刮傷、磨損、灰塵等影片上的瑕疵出現在觀眾面前。
視覺效果(Visual Effects)
『星際大戰經典三部曲』在電影的視覺效果呈現上的貢獻極大。為了要實現星際大戰裡的視效,喬治盧卡斯創立了『ILM光影魔幻工業特效公司』,首次把電腦科技引進電影工業,並促成視覺效果設計的發展。從那時起,ILM就以其突破性成就知名,迄今共6次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設計。
這些突破傳統的大膽創舉,讓這個『數位世界裡的虛擬製片廠』,得以源源不斷地推陳出新,實現所有奇幻的想像,有精彩的演員表現,並且逼真得讓觀眾錯覺那是一個真實的景象。不只是電影的背景,包括場景、機具甚至是角色,許多都是電腦合成的。『威脅潛伏』95%的部分,包含將近兩千個鏡頭,都是以數位科技製作出來的。
為『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打造出這樣一個虛擬真實的數位世界之後,喬治盧卡斯和ILM還沒準備好也為新電影立刻冠上相同光環。『我們還繼續在學,』喬治盧卡斯說,『按部就班地求進步,不停地做修正,以及思考如何用怎樣不同的方式打造這個傳說世界和其中的生命。』
『複製人全面進攻』對視覺效果的需求是如此龐大,以致於ILM的16位高級技術主管中,就有4位被徵召前去分擔特效製作,每個人負擔到兩個或更多的動作段落,以及全片的特殊效果。能有『複製人全面進攻』裡頭,那個充滿異地風情、奇幻色彩的世界,數位科技是最關鍵的因素。包括海裡的Kamino,岩石星球Genosis,星際大戰系列中已經出現過的城市密集星球科羅森,和安詳的化外之地那卜星。
負責『星際大戰首部曲』那場精彩絕倫的飛梭大賽和星艦部分的約翰諾爾,這次負責安納金和歐比王展開的高速追逐戰,以每小時幾百哩的速度,追著致命的賞金獵人在科羅森的大街小巷穿梭。這場快如閃電繞奔在科羅森繁忙的交通狀況,及無數高樓大廈的追逐,嚇呆了片中其他角色,當然還有銀幕前觀眾,這裡就有超過300個特殊效果製造出的鏡頭。
約翰諾爾還負責了另一場在太空中的高速追逐戰,約翰諾爾稱歧視對『帝國大反擊』在星際間飛馳的著名段落的一個呼應。再一場約翰諾爾的戲,則是位於廣大的Geonosis上,我們的英雄和三隻首次出現在星際大戰的怪獸過招:有公牛形狀的一團濃煙、像獅子的nexu,還有甲殼類生物狀的acklay。
在Genosis之外,另一場世紀大戰也在進行中,這是我們在動員浩大的『複製人戰爭』中,首次預見了往後會出現在『星際大戰:曙光乍現』的景象。200個絕地武士,加上幾萬複製人大軍,迎戰勢均力敵的戰鬥機器人,龐大、六隻腳、面路兇光的AT-TE,(外觀就是『帝國大反擊』裡面的AT-TE行走裝甲),還有體積驚人的導航機器人。
這個在星際大戰系列中,有史以來排場最盛大的場面,是由班史諾負責。另一位丹尼斯穆瑞,則參與過星際大戰之前的特效製作,及首部曲大型地面戰鬥和水底部分、大型機器人裝配過程等。兩人聯手打造本片的工廠場景:一排排相互連結的機台,自動操作的機器手,和數不清的輸送帶。
ILM的帕洛海曼參與的是比較平靜的那卜星部分,安納金和艾米達拉就是在這裡展開絕地信條所不容許的禁忌愛情。帕洛海曼和他的工作團隊打造出迄今最廣闊的景致,瀑布,兩人戀情滋長的鄉間別墅。
『複製人全面進攻』中,有幾個角色是數位塑造出的。動畫總監羅伯寇曼設計出一個新的數位合成生物角色,命名為Dexter Jettster,這個從40年代偵探片汲取靈感而成的角色,提供給忙著尋找暗殺艾米達拉背後真正動機的歐比王許多重要資訊。一副『無所不在,無事不知』模樣的Dexter Jettster,有四隻粗壯的胳臂,穿著件髒兮兮的T恤,一條油漬遍佈的圍裙,還有鬆垮垮、隨時像要滑下來的褲子。
羅伯寇曼和工作團隊讓Kamino人栩栩如生,他們是一群高挑、脖子細長的優雅生物,有點像經典科幻片會出現的生物那種。負責製造複製人的Kamino人,和未開化、看起來像昆蟲一樣的Geonosis人,形成強烈對比,他們是被使來喚去的低等勞工階級。
羅伯寇曼也讓一些星戰迷所熟悉的電腦合成角色重回銀幕,例如完全是在電腦裡塑造出來的尤達。特殊效果讓尤達的動作更靈敏複雜,所以比起之前的星戰電影,尤達戲份提高,有好幾場動作和劇情戲。『有機會讓電腦合成的尤達有更多表現,是這部電影的重點之一。』羅伯寇曼說,他並指出,當喬治盧卡斯確定他和工作小組們,能賦予尤達『生命力』之後,便允諾讓其放手去做,自由發揮。
尤達的銀幕化身是由法蘭克歐茲來代言的,他的表現深深影響到羅伯寇曼;這位才華洋溢的電影人,再一次貢獻出他極富特色的聲音演出;在製作二部曲時,甚至片子都殺青了以後,以致於法蘭克歐茲的聲音和與虛擬角色完美的搭配,仍然盤旋在羅伯寇曼的耳邊和腦海裡。
其他星戰迷絕不陌生的電腦合成角色還有小氣的舊貨小販瓦圖(安納金的雇主,安迪斯庫比配音),和最受年輕觀眾喜愛、可愛的恰恰賓克斯。阿梅貝斯特則繼續為笨拙的岡根族配音,當上了受人愛戴絕地議員的他,卻還是(尤其高興的時候)孩子氣地老出狀況。